終身童貞 – 郭詠觀 (Jason Kwok) – January 5, 2010

聖 母 讚 歌
虔敬瑪利亞的聖經根據

引言﹕
五月是聖母月﹐當然﹐在其他的日子我們也虔敬聖母瑪利亞﹐並會每天都誦唸玫瑰經﹐作為天主教徒﹐當我們虔敬聖母瑪利亞時﹐是不是如某些信奉耶穌基督﹑但不是天主教徒所說的﹐是偶像崇拜和沒有聖經根據呢﹖我做了一些研究﹐發覺羅馬天主教庭對於聖母瑪利亞的訓導是很美妙的﹐並有聖經根據﹐現在﹐讓我們分享這些豐富美妙的道理。

童貞聖母瑪利亞﹕
天主教徒稱呼聖母為童貞瑪利亞﹐是說她終身童貞﹐在生耶穌之前和之後都保持童貞﹐教會早期就有這個教導﹐包括依納爵•安提約基 (Ignatius of Antioch) 和奧利振 (Origen) ﹐在第四世紀﹐這個觀念已受到當時的教父們確認﹐包括亞大納修 (Athanasius) ﹑厄比法尼 (Epiphanius) ﹑依拉利•波亞帖 (Hilary of Poitiers) ﹑安博 (Ambrose) ﹑熱羅尼莫 (Jerome) 等﹐基督教於十六世紀興起﹐他們質疑這項教條﹐由於他們『只憑聖經』﹐而聖經沒有明文寫瑪利亞是終身童貞﹐加上他們認為虔敬瑪利亞是偶像崇拜和反對神職人員要守貞潔﹐因而否定這項教條﹐他們認為瑪利亞在生耶穌前保持童貞﹑但之後就與若瑟發生真正夫妻關係﹐並生了孩子﹐他們所持的理由是聖經不但沒有明文寫瑪利亞是終身童貞﹐並引用『若瑟雖然沒有認識她﹐她就生了一個兒子﹐給他起名叫耶穌。』”He had no relations with her until she bore a son, and he namedhim Jesus.” (瑪竇福音1﹕25) ﹐辯稱他們之後同居和發生關係﹐而路加記載瑪利亞所生的是她的頭胎男兒 (路加福音2﹕7) ﹐他們認為在生了耶穌之後﹐瑪利亞和若瑟過正常的夫妻生活﹐並產下其他孩子﹐否則﹐為甚麼稱耶穌為頭胎男孩﹐這實實在在證明他們有第二胎﹑第三胎 …等。

他們誤解了『直至』(until/till) 在聖經內的用意﹐它指某件事情在直至某一個時刻並沒有發生過﹐但並沒有說在這之後會發生﹐否則﹐某些章節便會顯得荒謬﹐例如﹕『從此﹐撒烏耳的女兒米加耳﹐到死再沒有生育。』”Michal the daughter of Saul had no children till the day of her death.” (撒慕爾紀下6﹕23) 難道﹐她死後生育了嗎﹖另一個例子是埋葬梅瑟的地方﹐『直到今日沒有人知道埋葬他的地方。』“no one knew the location of his grave until this present day”) (申命記34﹕6) ﹐我們知道﹐在那天之後仍沒有人知道。此外﹐天主曾藉依撒意亞先知向祂的子民說﹕『直到你年老﹐我仍然一樣﹔直到你白頭﹐我依然扶持你。』“Even to your old age, I am the same; even when your
hair is grey, I will bear you.” (依撒意亞先知書46﹕6) ﹐莫非﹐在他們年老白頭後﹐天主就不再扶持他們嗎﹖耶穌昇天前對門徒許下諾言﹕『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﹐直到今世的終結。』“And behold,I am with you always, until the end of the age.” (瑪竇福音28﹕20) 難道﹐耶穌在來世會離棄我們嗎﹖其實﹐聖史瑪竇寫『若瑟雖然沒有認識她﹐她就生了一個兒子﹐給他起名叫耶穌。』這段經文是要點出瑪利亞懷孕﹐並不是由於男女的關係﹑而是由於聖神降臨﹑童貞生子這個奇跡。

他們也誤解了『頭胎』的意思﹐這個稱號是給予所有開胎首生的男孩﹐在梅瑟律法中享有獨特的地位﹐並應祝聖於天主 (出谷紀13﹕2﹔戶籍紀3﹕12) ﹐難道父母要等到生了第二胎才叫他們的第一胎為『頭胎』嗎﹖當然不是﹐就算這個男孩是他們的獨生子﹐他也會被稱為『頭胎』。不過﹐新約中確實有多處清楚記載了耶穌的兄弟姐妹﹕

(一) 『耶穌還同群眾說話的時候﹐看﹐他的母親和他的兄弟站在外邊﹐想要同他說話。』(瑪竇福音12﹕46)

(二) 『這人不就是那木匠的兒子﹖他的母親不是叫瑪利亞﹐他的弟兄不是叫雅各伯﹑若瑟﹑西滿和猶達嗎﹖他的姊妹不是都在我們這裏嗎﹖』(瑪竇福音13 ﹕55)

(三) 『耶穌的母親和他的兄弟來了﹐站在外邊﹐派人到他的跟前去叫他。』(馬爾谷福音3﹕31)

(四) 『這人不就是那個木匠嗎﹖他不是瑪利亞的兒子﹐雅各伯﹑若瑟﹑猶達﹑西滿的兄弟嗎﹖他的姊妹不是也在我們這裏嗎﹖』(馬爾谷福音6﹕3)

(五) 『耶穌的母親和兄弟到他這裏來了﹐因為人多﹐不能與他相會。』(路加福音8﹕19)

(六) 『此後他和他的母親﹑弟兄們及門徒下到葛法翁﹐在那裏住了不多幾天。』(若望福音2﹕12)

(七) 『那時﹐猶太人的慶節﹐帳棚節近了﹐他的弟兄於是對他說 (若望福音7﹕3) … 原來他的弟兄也不相信他 (若望福音7﹕5) … 但他的弟兄們上去過節以後。』(若望福音7﹕10)

(八) 『這些人同一些婦女及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並他的兄弟﹐都同心合意的專務祈禱。』(宗徒大事錄1﹕14)

(九) 『難道我們沒有權力攜帶一位為姊妹的婦人﹐如其他的宗徒及主的弟兄並刻法一樣嗎﹖』(格林多前書9﹕5)

小心查閱聖經沒有發覺瑪利亞除耶穌以外還有別的孩子﹐當瑪利亞和若瑟在聖殿內尋回十二歲的耶穌時﹐完全沒有跡象顯示聖家內還有其他孩子 (路加福音2﹕41-51)﹐耶穌在納匝肋長大﹐當地人稱呼耶穌為瑪利亞的兒子 (the son of Mary) ﹐而不是瑪利亞的一個兒子 (a son of Mary) (馬爾谷福音6﹕3) ﹐就算在記述耶穌的兄弟時﹐並沒有說他們是瑪利亞的兒子﹔此外﹐在十字架上﹐耶穌把母親交托給門徒若望﹐若果瑪利亞還有其他的親生子女﹐耶穌為何會不按當時的傳統把母親託付給他們﹑反而漠視了家庭的連繫。

要了解以上有關耶穌兄弟的章節﹐我們先要明白在聖經裏﹐兄弟一詞的意義很廣﹐不單指親兄弟和同父異母或異父同母的兄弟﹐也可包括所有男性的親戚 (血緣或婚姻關係)﹑甚至鄉親﹑朋友和政黨內的盟友﹐這和我們中國人喜歡稱兄道弟的習俗很相似﹐加上希伯來文和亞辣美文 (耶穌時
代所說的語文) 都沒有表兄弟姐妹一詞﹐所以﹐他們會用迂迴累贅的稱呼﹐例如﹕舅父的兒子﹐或乾脆統稱為兄弟﹐後來翻譯為希臘文和英文時﹐這個稱呼仍照希伯來和亞辣美文而譯為兄弟(adelphos 和 brother)﹐而不用希臘文和英文的表兄弟 (anepsios 和 cousin) 。

至於指名道姓說是耶穌兄弟的雅各伯﹑若瑟﹑猶達和西滿 (馬爾谷福音6﹕3﹔瑪竇福音13 ﹕55) ﹐我們知道雅各伯和若瑟的母親也是名叫瑪利亞﹕在十字架下﹐『其中有瑪利亞瑪達肋納﹑雅各伯和若瑟的母親瑪利亞與戴伯德兒子的母親。』(瑪竇福音27﹕56) ﹐『還有些婦女從遠處觀望﹐其中有瑪利亞瑪達肋納﹑次雅各伯和若瑟的母親瑪利亞及撒羅默。』(馬爾谷福音15﹕40) ﹐但這位瑪利亞不是耶穌的母親﹐而是克羅帕的妻子﹕『在耶穌的十字架傍﹐站著他的母親和他母親的姊妹﹐還有克羅帕的妻子瑪利亞和瑪利亞瑪達肋納。』(若望福音19﹕25) 比較英文譯本”Standing by the cross of Jesus were his mother, and his mother’s sister, Mary the wife of Clopas, andMary of Magdala.”﹐克羅帕的妻子瑪利亞也可以理解為聖母瑪利亞的姊妹 (當然也可能只是親戚﹑而不是親姊妹)﹐ 不過﹐也有章節說雅各伯是阿耳斐 (Alphaeus) 的兒子 (瑪竇福音10 ﹕3﹔馬爾谷福音3﹕18) ﹐其實﹐阿耳斐和克羅帕是同一個人﹐因為亞辣美文的阿耳斐在翻譯為希臘文時可以譯為克羅帕﹐第二世紀的歷史學者Hegesippus 考據﹐克羅帕與若瑟是兄弟﹐故雅各伯和耶穌是表兄弟的親戚關係﹐由此類推﹐猶達和西滿與耶穌也可能只是親戚﹑而不是親兄弟。

若這些『兄弟』不是耶穌的親兄弟﹐那麼﹐他們是誰呢﹖現在最被接受的解釋是根據聖熱羅尼莫(St Jerome) 在四世紀時發表的說法﹕他們是耶穌的表兄弟。

有人認為瑪利亞是否終身童貞並不重要﹐但如果明白瑪利亞﹑約櫃和聖殿的關係 (請參閱另文)﹐明瞭她們都是天主臨在的地方﹑是神聖的﹐就知道羅馬天主教庭極力維護這項教條的原因﹐她應驗了厄則克耳先知的預言﹕『這門必關閉不開﹐任何人不得由此門而入﹐因為上主以色列的天主
已由此門而入﹐為此常應關閉。』(厄則克耳先知書44﹕2)

後記﹕
聖保祿宗徒在迦拉達書所說『主的兄弟』的雅各伯 (迦拉達書1﹕19) 又是誰呢﹖於2002 年曝光的一個石製的骨盒﹐上刻『雅各伯 —— 若瑟的兒子﹑耶穌的兄弟』﹐會否動搖瑪利亞終身童貞這項教條呢﹖這將會在下一章與大家探討。

參考資料﹕
Catholic Answers : Mary, Ever Virgin
Catholic Answers : Brethren of the Lord
Scott Hahn : Hail, Holy Queen – The Mother of God in the Word of God